人民網(wǎng)
人民網(wǎng)>>觀點

展現(xiàn)可信、可愛、可敬的中國形象(新論)

——增強文化自信  建設文化強國②

劉  俊
2023年02月07日05:57 | 來源:人民網(wǎng)-人民日報
小字號

 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:“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,講好中國故事、傳播好中國聲音,展現(xiàn)可信、可愛、可敬的中國形象。”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,深化文明交流互鑒,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,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內(nèi)容。

  “可信”展示的是中國的公信力,“可愛”展示的是中國的溫潤度,“可敬”展示的是中國的責任感,這些都是中華文明數(shù)千年沉淀下的文化特質。君子禮序背后的可信,人倫和合背后的可愛,大同理想背后的可敬,是中華文明不間斷傳承的重要原因。中華文明的豐富哲學思想、人文精神、道德理念等,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。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,有助于促進和而不同、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,為世界文明的發(fā)展作出自己的貢獻。

  經(jīng)由“中國”到“全球”的過程,需要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,切實提升中國國際傳播能力。具體來說,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過程,一般要經(jīng)歷三個階段:第一步是讓海外受眾“認識”我們,即讓其更多接觸到承載中華文明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的內(nèi)容,如創(chuàng)意文化作品、視聽傳媒產(chǎn)品等;第二步是讓海外受眾“認知”我們,即讓其懂得中華文明、中華文化的一些基本內(nèi)涵、典型觀念;第三步是讓海外受眾“認可”我們,也即讓其對中華文明、中華文化的理念、價值、情感、情懷等產(chǎn)生自發(fā)的認同和贊譽。這樣一個由淺入深、由表及里的過程,實際上是經(jīng)由“認識度”“認知度”最終實現(xiàn)“認可度”的邏輯。

  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,在敘事方式上,應以默默浸潤、細微切口、日常情感的動人力量,喚起海外受眾強烈的共情感,增強其對中華文明的親近感;在傳播渠道上,可考慮加強對網(wǎng)絡新媒體平臺的依托和借力,讓傳播更貼近海外受眾的日常生活;在傳播主體上,可考慮發(fā)揮非官方主體力量的補充作用,讓民間傳播成為中華文明跨文化傳播的一抹亮色;在價值表達上,可考慮尋找既能夠展現(xiàn)中國文化標識性、本土性、獨特性,又能夠為全球所共享的價值點,著力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。

  同時,還需要針對不同的區(qū)域國別進行“精準傳播”。一則,我們可以考慮首先建成區(qū)域性文化中心,從影響周邊國家、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、發(fā)展中國家開始,繼而逐步實現(xiàn)全球性的文化影響、文明貢獻。二則,針對不同國家和地區(qū)的政治制度、文化觀念、社會背景、人群習慣等差別,在文明交流互鑒時踐行“一域一策”“一國一策”,以精準了解、精準傳遞的方式增強中華文明在各個具體國家和地區(qū)的認同度。同時要看到,中華文明的國際傳播、國家形象的全球塑造是一個長期過程,需要政府部門、媒體、企業(yè)、個人以及各類團體、機構等多樣主體的通力配合、久久為功,以真誠之心、堅守之志,在日積月累中達到春風化雨、潤物無聲的效果。

  中國的發(fā)展,不僅體現(xiàn)為物質財富的增加、經(jīng)濟格局的重塑,而且也必然意味著文化事業(yè)的繁榮興盛、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與日俱增。堅守中華文化立場,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,就一定能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,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。

  (作者為中國傳媒大學傳媒藝術與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、教授)
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3年02月07日 05 版)

(責編:牛鏞、仝宗莉)
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
返回頂部
逊克县| 沁水县| 印江| 潞城市| 阳城县| 富蕴县| 石河子市| 石家庄市| 文昌市| 常熟市| 康乐县| 綦江县| 博爱县| 思南县| 岱山县| 浮山县| 赤壁市| 西青区| 日照市| 揭阳市| 甘肃省| 枣强县| 太谷县| 和顺县| 沙雅县| 水富县| 吉首市| 厦门市| 泽库县| 福清市| 通辽市| 大田县| 湖北省| 泌阳县| 临沭县| 襄城县| 馆陶县| 大安市| 博罗县| 宜章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