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網(wǎng)>>觀點

新京報:大學的本土情懷

陳平原

2013年05月04日11:19    來源:新京報    手機看新聞

中國大學的意義,不僅僅是教學及研究,更包括風氣的養(yǎng)成、道德的教誨、文化的創(chuàng)造等。

大學辦得好不好,并不完全取決于“國際化水平”。北大百年校慶期間,我說過一句很有名的“大話”:“就教學及科研水平而言,北大現(xiàn)在不是、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是‘世界一流’;但若論北大對于人類文明的貢獻,很可能是不少世界一流大學所無法比擬的。因為,在一個東方古國崛起的關鍵時刻,一所大學竟然曾發(fā)揮如此巨大的作用,這樣的機遇,其實是千載難求的!敝钡浆F(xiàn)在,我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,中國大學的意義,不僅僅是教學及研究,更包括風氣的養(yǎng)成、道德的教誨、文化的創(chuàng)造等。

十年前,討論北大人事制度改革時,我寫過幾篇文章,其中一則《國際視野與本土情懷》,刊于《三聯(lián)生活周刊》248期(2003年7月14日),說的是:“大學不只需要SCI或諾貝爾獎,更需要信念、精神以及歷史承擔。”在這個意義上,大學不像工廠或超市,不可能標準化,必須服一方水土,才能有較大的發(fā)展空間。文章中有一段話,今天讀來,雖略嫌煽情,但大致在理:“百年北大,其迷人之處,正在于她不是‘辦’在中國,而是‘長’在中國——跟多災多難而又不屈不撓的中華民族一起走過來,流血流淚,走彎路,吃苦頭,當然也有揚眉吐氣的時刻。你可以批評她的學術成就有限,但其深深介入歷史進程,這一點不應該被嘲笑。如果有一天,我們把北大改造成為在西方學界廣受好評、擁有若干諾貝爾獎獲得者,但與當代中國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思想進程無關,那絕對不值得慶賀!

相對而言,香港各大學的師生普遍缺乏北大人的這種氣度與情懷。高薪禮聘的教授來自四面八方,專業(yè)水平很高,眼界不限于香港,其表演舞臺很可能設定在遙遠的北美或歐洲。這就難怪,大學校園里,關心近在眼前的“香港”之前世今生者并不很多。除回歸前后那十年,香港的大學教授,不太有介入社會、影響變革的意愿與能力。老師認認真真教書,學生勤勤懇懇求學,一切按部就班,似乎一眼就能看到三十年后的前景。如此過早的職業(yè)化追求,與北大學生的“志大才疏”恰好形成鮮明對照。

最近十年,隨著大批內地學生來港讀書,加上諸多內地背景的教授加盟,還有就是香港特別行政區(qū)自身政治、經濟、文化趨勢的演進,今天香港的青年學生,其視野、志向及趣味明顯與以前有別。記得六年前我第一次在中大中文系研究生主課“講論會”上侃侃而談,一旦脫離技術問題,聽眾便反應漠然。現(xiàn)在反過來,學生們會操著不太嫻熟的普通話,針對某些他們關心的“宏大話題”,努力與你溝通、對話乃至爭辯。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,學生們不僅僅關心香港問題,也關心整個大中華的命運;不僅聽你說,也要說給你聽。在此過程中,香港的大學開始“接地氣”了。

“國際視野”確實是香港各大學的長項,若能添上“本土情懷”,無疑將走得更遠。這里所說的“本土”,超越香港一地,涵蓋整個大中華區(qū)。而反觀內地大學,如今正惡補“國際化”這一課。只希望國人不要如狗熊掰棒子,掰一個丟一個——對于大學來說,“本土情懷”永遠不可或缺。(6)

分享到:
(責編:王倩、張玉珂)

相關專題


社區(qū)登錄
用戶名: 立即注冊
密  碼: 找回密碼
  
  • 最新評論
  • 熱門評論
查看全部留言

24小時排行 | 新聞頻道留言熱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