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網>>觀點

  

人民日報每日一評:多些正能量,少些負情緒

張  鐵

2013年03月13日04:38  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    手機看新聞

  打開抱怨中的心結、理順問題里的矛盾,負情緒就會轉化成正能量

  

  會場上,代表委員熱議道德話題、呼吁文明建設;會場外,普通公民堅守價值準則、踐行信念理想。會內與會外呼應、認識與實踐激蕩,全國兩會激發(fā)出強大正能量。

  在遼寧代表團參加審議時,談及雷鋒、郭明義、羅陽等道德楷模,習近平同志稱贊他們有“信念的能量、大愛的胸懷、忘我的精神、進取的銳氣”,道出正能量的豐富內涵。就在兩會期間,武警鄭益龍“感動廣州”,跳入珠江救人遇難,70多小時后人們找到遺體,發(fā)現(xiàn)他連領帶都沒來得及解開。把醫(yī)術寫在天山深處的莊仕華、帶著母親去上班的陳斌強……這些普普通通的人,寫照著我們民族的精神,凝聚起一個時代最強大的正能量。

  正能量,體現(xiàn)在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(tài)、健康理性的思維方式、無私奉獻的道德情懷。一天霧霾,就看不到10個藍天,自然會讓心情一直灰暗。關注一個喪心病狂者偷車殺嬰,卻忽略了全社會愛心涌動攜手尋人,得到的結論也肯定偏頗。有人甚至揶揄,要讓微博“有氣質”,只需加上一句“這個社會怎么了”。你不需要是一個歌頌者,但也要看到,灰暗不是氣質、負面并不健康,如果一味憤怒、只會“罵娘”,難免會走入“抑郁”。

  有人打呵欠,其他人也會忍不住要打;副駕駛座上的人睡著了,司機也會感覺疲乏。有國外學者研究認為,心態(tài)具有傳染性。而正能量的感染力同樣強大,孩子的笑臉、運動的活力、情侶的愛意,都會讓人身心愉悅。釋放正能量的人越多,整個社會的正能量就越大,個人能感受到的正能量也會越多。這樣的良性循環(huán),有賴每個人的給力,更有賴人與人之間的“能量傳遞”。

 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,“大力加強社會公德、職業(yè)道德、家庭美德、個人品德教育”。正能量的激發(fā),最終正是落實在每個人的“四德”中。很多時候,不需驚天動地的偉業(yè),也無關生死存亡的抉擇,而只是默默的堅守、日常的踐行,遵循內心深處的道德律令。正如以微薄之力行微小之善的“最美洗腳妹”劉麗代表,正如贍養(yǎng)孤老棄兒的“雷鋒家鄉(xiāng)活雷鋒”楊紹軍代表,行雖未驚世,義卻能干云。這些榜樣,友之師之,敬之學之,可為正能量不竭的源泉。全國政協(xié)委員、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馬德秀說,道德建設需要“知行合一”,可謂關鍵。

  當然,我們也應理解批評、抱怨,更應看到,所謂負情緒中,包含著需要面對、亟待解決的問題,包含著公眾對社會管理者的熱切期盼。如果能打開其中的心結、理順里面的矛盾,負情緒也會轉化成正能量。兩會上,代表委員暢所欲言,整個社會頭腦激蕩,即便指出問題、進行批評,即便有爭論、有碰撞,都是在為國家的未來謀劃、為公眾的福祉著想,這不正是寶貴的正能量嗎?而兩會之外的社會事務,又何嘗不是如此?

  “夢”是去年的年度漢字,“中國夢”也是兩會熱詞。很多代表委員談到,“中國夢”的內涵,不僅是經濟發(fā)展、國力躍進,更應該包括文化復興。這缺少不了民族精神的重整重塑,更缺少不了每個人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。富強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諧,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,愛國、敬業(yè)、誠信、友善,以十八大從國家、社會和個人層面總結的核心價值,整合全社會共同的追求,才能有正能量的不斷釋放,也才能有“中國夢”向我們的一步步走近。 

分享到:
(責編:劉軍濤、王倩)



社區(qū)登錄
用戶名: 立即注冊
密  碼: 找回密碼
  
  • 最新評論
  • 熱門評論
查看全部留言

24小時排行 | 新聞頻道留言熱帖

黄浦区| 安阳市| 如东县| 扶风县| 临潭县| 涟源市| 兰西县| 卢氏县| 巴东县| 阿瓦提县| 宜君县| 北安市| 北辰区| 凭祥市| 三都| 宁津县| 郯城县| 历史| 丰台区| 黎川县| 崇仁县| 阳谷县| 高淳县| 镇原县| 栖霞市| 黄陵县| 遂昌县| 临泽县| 咸阳市| 达拉特旗| 灵丘县| 清流县| 鄂托克旗| 互助| 黄陵县| 岳阳市| 锡林浩特市| 永昌县| 东辽县| 三明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