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網>>觀點

廣州日報:十面“霾”伏,亟須從“吐槽”走向行動

李龍

2013年01月14日09:53    來源:廣州日報    手機看新聞

霧霾天氣下,每個人都無法獨善其身。在生態(tài)文明、美麗中國越來越被強調的今天,霧霾天氣絲毫輕視不得。此次霧霾災害同樣考量著有關部門的危機應對能力和公共服務意識。

連日來,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(qū)持續(xù)遭遇嚴重的霧霾天氣,大霧造成嚴重空氣污染,多地PM2.5值瀕臨“爆表”,北京城區(qū)PM2.5值曾一度逼近1000。昨天上午,北京市氣象局發(fā)布歷史首個最高等級的橙色霾預警。據悉,霧霾勢力將進一步向南北擴張。

如此全國大范圍嚴重空氣污染,實屬罕見。雖然節(jié)能減排一直被列入宏觀調控的內容之一,但此次近半個中國的霧霾天氣無疑讓人們看到,節(jié)能減排的任務還遠未完成,在經濟轉型期如何防控PM2.5已經迫在眉睫。

有人說PM2.5之害猛于虎,此話現下聽起來一點也不過分。如果說應對其他災害性天氣人類多少還留有余地的話,那么在霧霾面前我們顯得相當捉襟見肘,甚至毫無準備。雨雪冰凍的極端惡劣天氣,人們還可以選擇不出門,可是誰敢說不呼吸空氣呢?霧霾天氣下,每個人都無法獨善其身,網上流傳著各種“吐槽”,戲謔中透著的更多是無奈。事實上,此次霧霾災害考驗的不僅是人們的呼吸系統(tǒng),也同樣考量著政府有關部門的危機應對能力和公共服務意識。

從源頭上治污、加大節(jié)能減排力度是防控PM2.5之本,但這終究是長期規(guī)劃。回歸到當前的現實問題,面對眼下揮之不去的嚴重空氣污染,政府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公共職能,來幫助公眾減少呼吸污染空氣的機會,盡可能地降低PM2.5濃度,此時此刻,這顯然比空談什么遠景規(guī)劃更重要。

一個最簡單的例子,在這樣的嚴重污染天氣下,我們有沒有必要給孩子放假,讓他們盡可能多地待在家里?我們是否應該建議企業(yè),采取調休、輪休的形式,給員工放假?我們有沒有通過手機短信、政府公告的渠道,提醒市民“盡量宅著”,出門要戴口罩?遺憾的是,目前只看到北京市的教育部門啟動應急預案,要求部分區(qū)、縣學校停止學生戶外鍛煉;衛(wèi)生部門和氣象部門提醒市民減少外出,如必須外出要戴口罩。而在空氣同樣嚴重污染的其他地方,卻很少看到類似公共服務。這足以表明不少地方從民眾到政府部門,都沒當回事。

同樣值得拷問的是,對那些增加空氣污染的企業(yè)和行為,政府有沒有及時采取措施?相關數據表明,北京PM2.5的污染源中,機動車的排放占22%,煤炭污染占16.7%,工業(yè)噴涂占16.3%,城市揚塵污染占16%。既然污染源很清楚,就可以有的放矢,進行必要性干預。比如說,根據北京市的相關規(guī)定,在極重污染日,要求在京機關企事業(yè)單位停駛30%公務用車,施工工地停止土方施工,冶金、建材、化工行業(yè)污染減排量上升到30%,那么公眾有理由追問:這“兩個30%”的預案都啟動并得到落實了嗎?

在生態(tài)文明、美麗中國越來越被強調的今天,霧霾天氣絲毫輕視不得。在“霧都”倫敦,霧天曾經有過慘痛的教訓:1952 年冬天,由于空氣污染嚴重,英國倫敦濃霧持續(xù)一周不散,這期間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,濃霧散去之后又有8000多人相繼喪命。雖然我們此次霧霾天氣沒有像“霧都劫難”那般慘痛,但同樣值得警示。北京市民已經在搶購防塵口罩,部分藥店甚至賣斷貨,讓人不由得想起有城市因為水污染而全城搶水的情景。在霧霾災害天氣下,如何完善政府公共服務,與百姓共呼吸,值得深思。

分享到:
(責編:王倩、張玉珂)

相關專題


社區(qū)登錄
用戶名: 立即注冊
密  碼: 找回密碼
  
  • 最新評論
  • 熱門評論
查看全部留言

24小時排行 | 新聞頻道留言熱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