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青報:指標化時代,“我要求不高”不過是婚戀中的一句謊言

胡波

2019年07月19日08:23  來源:中國青年報
 
原標題:指標化時代,“我要求不高”不過是婚戀中的一句謊言

“我要求又不高,能聊得來就好”,我發(fā)現(xiàn)在相親過程中,不少人經(jīng)常會把這句話掛在嘴邊。然而,他們在相了N次親之后,終究還是無功而返,最初打著“要求不高”的旗號,久而久之,在別人眼里也會被認為是“挑剔得很”。

說自己“要求不高”,總會給人一種找對象應該不難的潛在感覺,可是,往往都會事與愿違。究其原因,“我要求不高”正如我只想找個“合適的”“合意的”一樣,不過是一句整體的、模糊的、概括性的話語,一般都是在第三方(或媒人)面前說的,處在非正式的相親語境中,或是在和其他人閑聊過程中冒出來的,總歸置身于相親事外。

但是,要求不高并不等于沒有要求。其實,每個人的要求都是由一個體系構成的,而不是僅僅由某個單一指標構成,一旦入乎其中,進入正式的相親語境,“要求不高”很快就會轉變,具體化為各種顯性或隱性的指標組合。即使你從某個單一指標出發(fā),比如,“我只想找個和我一樣愛看書的人”,結果真的遇到一個愛看書的人,卻發(fā)現(xiàn)他身上還有很多其他“毛病”,根本合不來,于是,新的衡量指標又會出現(xiàn)。換言之,我們都是在用一套完整的指標系統(tǒng)來衡量每一個相親對象,而每個對象身上都會有不符合某一具體指標的“短板”。

不得不承認,網(wǎng)絡化時代,我們的生活方式甚或思維方式已經(jīng)發(fā)生了很大的改變。當今社會已經(jīng)進入了高度指標化的階段,各種領域包括科研成果、績效考核、健康體檢、運動方式等都變得指標化。所謂指標化生存,是指從一種工具的使用,發(fā)展成為一種生活方式,我們的各種生活經(jīng)驗都已然落入精算化、具體化衡量的“套路”中。

婚戀恐怕也逃不過此種“劫難”。大數(shù)據(jù)時代,信息化更是講究精確適配。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婚戀網(wǎng)站的存在就是將男女雙方的各種條件指標化,從而達成一個所謂的精確匹配度,而這種指標化的思維方式在現(xiàn)實的婚戀中也或多或少隱藏在不少人的潛意識中。

不恰當?shù)卣f,每個人的眼睛其實都很“勢利”,不過是協(xié)助自己篩選、考察和評價相親對象的“工具”。比如說,婚戀中那些顯性的指標可以細化為對方身高多少、長相如何、第一次見面是玩手機多還是交流更多等感性化的評價。當然,還有物質化的顯性指標,包括戶口、房子、車子等,甚至延伸至對方父母的健康狀況。而隱性指標又會包括對方有什么樣的愛好、生活習慣如何(是不是愛睡懶覺)、在某些事情的細節(jié)處理上(“寵物狗”生病怎么辦)是不是“合拍”,等等……

不可否認,婚姻是人生大事,人們對待婚姻還是會抱有較高的心理期待,沒有誰會把自己的婚事看作像是去菜場買菜一樣簡單,隨便將就一些也能填飽肚子。雖然有些人對婚姻的理解并不深刻,也沒有任何戀愛經(jīng)驗,但是,在沒有進入婚姻殿堂之前,也都會在如何選擇對象上形成一套固有的評價方式。

盡管這個評價方式可能并不合理和完善,甚至還包含自己對婚戀的各種不成熟的理解和偏見,但是,它都會成為一種指標化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模式,無意識地規(guī)定和制約著每個人去作出決策和判斷。平時,這些前見和偏見都是隱藏的,一旦進入動真格的、實戰(zhàn)的相親語境中,這種評價體系很快就會啟動,而那句經(jīng)常掛在嘴邊的“我要求不高”就會適時隱退,另一套“嚴格”或“細致”的評價程序和模式粉墨登場。

這樣看來,“我要求不高”不過是婚戀中一句平實的謊言罷了。當然,揭穿這句謊言僅僅是第一步,更重要的是認清背后自己的思維邏輯和評價體系是如何運轉的,簡而言之,就是認清自我,重新定位。

在相親的道路上,不同的人會持有不同的理念。有的人堅持認為愛情是婚姻的基礎,無法接受沒有愛情的婚姻,甚至想要那種“一見鐘情”式的婚戀;而有的則久經(jīng)“相親”沙場的考驗,不再相信婚姻里有愛情,把擇偶的物質條件要求得更加細致,工作性質、收入多少、房子選址等,唯有各個方面都滿足預期,才肯婚嫁。當然,孰是孰非,也很難給出直接的道德評價,但是,善意的提醒,勸其適當反思和進一步認識自我,才是根本的出發(fā)點。

或許,網(wǎng)絡信息時代,指標化的婚戀觀給我們的一個導向就是完美主義。團中央網(wǎng)絡影視中心2018年發(fā)布過的一份《當代青年群體婚戀觀調(diào)查報告》顯示,對于“如果一直沒有找到理想的結婚對象,您會怎樣”的問題,69.53%的青年選擇繼續(xù)等待,直到找到理想的人才會選擇結婚。

然而,要找到“理想”(符合自己指標體系)的人,無疑只會提升婚戀的標準和難度。過去,一些有關婚姻的“雞湯式”話語似乎很是流行,比如,“婚姻是一場修行”“婚姻要互相包容,互相忍讓,理解彼此的不同,接納彼此的不同”。如今,這樣的說法顯得過于“老套”,很少人再去喚起或者思考“婚姻的本質”這樣的哲學問題,取而代之的則是“個人主義”“個性主義”“獨性很強”,甚或是“精確適配”的工具化、功利化思維,似乎只要選對了人,婚姻就會一勞永逸,而寬容、謙讓、妥協(xié)也已經(jīng)“不合時宜”,誰會愿意勉強接受一個跟自己“不匹配”“不同步”的人?

我想,面對“年輕人的婚姻被啥絆住了腳”這樣的反問,我們是不是應該真正反思和認真檢視一下自己的評價體系,是不是過于指標化、細節(jié)化,簡而言之,過于“完美主義”?

(責編:金鳴(實習生)、王倩)